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西方人本主义述评

    杨寿堪

    <正>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竭力以人本主义解释、“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成为一种思潮。例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晚期马克思主义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应该“把人恢复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弗洛伊德关

    1992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7 ]
  • 现代西方人学评介

    晓华

    <正>人学问题历来是中西方哲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从总体上看,西方人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于人学的研究是沿着精神主体性、抽象人性论和理性主义的方向演化的。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西方人学沿着人格主义、生命直觉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则是沿着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与现代西方人学完全不同的两个发展流向。我们评介现代西方人学,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正确地理解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自由,人生的评价和意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从而创立科学的人的学说。

    1992年02期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6 ]
  • 波普尔历史观批判

    韩震

    <正>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是一位英籍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青年时期一度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但很快就走上了彷徨、怀疑的道路,并转而攻击马克思主义,尤其对历史唯物主义持激烈的批判态度。

    1992年02期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8 ]
  • 析实用主义哲学

    王成兵

    <正>“实用主义”一词,来自希腊文“πPdrua”,是行为、行动、事业的意思。实用主义是建立在个人的“经验”和“行动”基础上的哲学学说,具有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特点。

    1992年02期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 ]
  • 战国至汉初学术思想变迁趋势之鸟瞰

    彭林

    <正>在漫长的学术发展史上,学术的分化和综合,是两种最常见的态势,也是学术自身发展中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两者或交互发生,或错迭并行,由此使学术之树日益茂盛、茁壮。本文以先秦、汉初为限,分析这两种态势的作用和特点,以期进一步把握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1992年02期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0 ]
  • 司马谈的历史贡献

    杨燕起

    <正>司马谈,西汉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汉左冯翊夏阳人。生年不详,卒于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享年约50余岁。司马谈在历史上的贡献,可以概述为三个方面:(1)撰著《论六家要旨》,总结了先秦以至汉初学术;(2)提出编写《史记》,并为此积累了资料及撰就了部分篇卷;(3)对司马迁的成长进行了有意识的严格培养和思想上的重要教育。

    1992年02期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

    陈其泰

    <正>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春天,西汉朝廷正为确定嗣君之事争议不决,在此对封建皇朝来说命运所系的关键时刻,竟是靠一部《春秋经》改变了咄咄逼人的皇太后的意旨,平息了决策集团的争论。

    1992年02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西汉功臣贵族的兴亡

    吉书时

    <正>汉得天下,与夏商周秦不同,没有积德过程。刘邦以布衣起事,三年亡秦,五年亡楚称帝,时间之短,前所未有。由于汉以武力得天下,所以,出现了一大批战将、功臣。怎样对待这些与他共取天下,“皆陛下故等夷”的诸将,是刘邦面临的棘手问题。迫于形势,他改变秦制,“瓜分天下”,造就了一批功臣贵族。封王有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此外还有一大批侯。从功臣贵族诞生的第一天,皇室就与他们存在尖锐矛盾,预示一场新的厮杀即将爆发。刘邦名为皇帝,仅辖“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史记》卷17)大片土地被功臣贵族割占,这对于“定一尊”的刘邦,当然不能容忍。所以,消灭功臣贵族便成为进一步统一的客观要求,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92年02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8 ]
  • 汉代的领尚书事述论

    刘欣尚

    <正>汉代的领尚书事,即由皇帝亲近的中央高级官吏,加领尚书事的官衔来兼管尚书的工作。领尚书事制度的出现,对于汉代尚书职权的演变和中央权力机构的变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在史家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代领尚书事出现的原因、职权的变化及其影响作一述论。

    1992年02期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8 ]
  • 论王充的科学精神——评台湾学者对王充的研究

    周桂钿

    <正>王充的哲学思想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的,“攻之者众,而好之者终不绝”。到了现代,对王充仍然有好之者,也有攻之者。

    1992年02期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东汉士风中的“禄利”、“名节”之变

    马彪

    <正>士风:士人风尚,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东汉士风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从文献材料看,古人对东汉士风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士人的个体人格,称为“风格”,如《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膺)风格秀整,高目标持”;二是指士人的群体行为准则,称为“士行”、“士节”、“士则”,如称东汉名士陈寔“言为世范,行为士则”(《三国志·邓艾传》引《陈寔碑》);三是指士人学风,有时称“儒风”或“儒者之风”,如《后汉书·儒林列传》曰:桓灵之间“儒者之风盖衰矣”;四是指士人精神的社会效益,有时称“风化”,有时直接称为“风俗”,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对东汉士风的全面探讨是个复杂课题,不仅是个史学问题,还涉及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诸多内容,其中对东汉士人精神风貌流变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而“禄利”、“名节”之变,当是东汉士风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倾向。

    1992年02期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8 ]
  • 德育理论的新思路

    余彤辉

    <正>德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不是加强了,而是减弱了,同时许多德育工作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出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包括教育工作者自身认识上的原因,也与我国现有的德育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几十年来我国的德育理论并无重大进展,一直囿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中,没有突破。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国现有的德育理论更偏重于实践的归纳,属于描述型,而非理论抽象型。本文试图就中小学德育理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文中提出的所有问题,我所提供的都仅仅是思路,而不是答案,目的就在于引起大家的思考。

    1992年02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去自我中心化: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李辉

    <正>对儿童心理的“自我中心化(egocentric)”或“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现象的发现是皮亚杰(Jean Pjaget)在儿童心理学上的第一个巨大成就。这使他作为一个学者而誉满全球(奥布霍娃,1981)。其最初的五本儿童心理学著作主要展示了他在本世纪20年代在这一问题上所取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H·E·Gruber&J·J·Voneche,1977)。50年代中期他又提出了“脱离自我中心”(decentration)这一概念,并指出:

    1992年02期 98-1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1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60 ]
  •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一得

    冯笑霞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练训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页下引此书,简称《论集》)叶圣陶先生把两个“自能”作为教学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认为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终生受用,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习练习着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在中学阶段,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那么无论是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直接参加社会工作,都可以转化为自去深造的能力,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的需要。

    1992年02期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 备课札记二则

    龚肇兰

    <正>朱自清的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以情景交融著称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他漫步去荷塘,正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的心情。那么,究竟什么使朱自清的心里这样地不宁静?

    1992年02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著名教育理论家黄济

    劳凯声

    <正>著名教育理论家黄济先生是我校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先生1921年7月20日生于山东即墨,幼年失去双亲,随祖母长大。由于家境由盛而衰,他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涯时辍时续,历经艰辛。小时曾读私塾6年,学习四书五经和子集之类的书,从而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古汉语根底。1936年考入青岛私立礼贤中学,1941年毕业后因家境困窘而辍学回家当小学教员。1943年继续读高中。1946年—1948年,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进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在学生运动和进步同学的影响下,黄先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8年7月,他由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介绍进入解放区,入华北大学一部及二部教育系,开始系统地学习、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毕业后即留校工作。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乃转入人大教育学教研室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又随人大教育学教研室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教育学教研室任教至今。

    1992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