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

    瞿林东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理性的魅力 ,举其重要者如 :一是关于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理论。二是对史学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如史学遗产、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发展过程、史学的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史学史对于历史教育的意义、探索中国史学发展规律、史学与经学及子学的关系、怎样看待史学史的古今论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问题等。三是发展史学史研究的设想 ,如研究兄弟民族史学史 ,进而把中国史学史写成全民族的史学史 ;进一步研究、撰写外国的史学史 ,如国别的、地区的史学史 ;编写出实用的教材 ,编写史学史丛书 ,编辑《中国史学论著选》,撰写全书6册的《中国史学史》等 ,都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2000年03期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8 ]
  • 白寿彝先生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王东平

    白寿彝先生是 2 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奠基者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从理论成就和治学方法两个方面论述白寿彝先生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术贡献。继承先生的学术传统 ,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0年03期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1 ]
  • 论学衡派的教育思想

    郑师渠

    学衡派的教育思想可作这样的概括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民 ,这一根本的教育理念出发 ,强调学校教育应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并进而提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改革现有的学校课程结构 ,注重文理渗透 ,开拓学生的视野 ,优化知识结构等主张。这与我们今天教育界正在大力倡导的关于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概念 ,无疑是相通的。至于他们具体的教学实践及其关于中国教育结构的宏观改革主张 ,在今天看来 ,也多不乏借鉴的意义

    2000年03期 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0 ]
  • 子婴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张志丽

    2000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性

    褚宏启

    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方面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 ,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性并不总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 ,而是处于交叉互动的共存状态 ,传统对于现代化并不都是有害的 ,而是利弊兼备的 ,明智的作法是利用传统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

    2000年03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0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74 ]
  • 清理教育地基:对教育若干理念的重新认识

    毛亚庆

    当人类处于世纪转换之时 ,应把什么样的教育带入下个世纪 ,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而其中重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教育的地基 ,对教育中的知识观、师生关系、学习观、教师观和评价观等若干理念进行审视

    2000年03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53 ]
  • 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

    张义兵

    网络发展对传统制度化教育进行了不断的解构并促使它进行新的整合 ,表现为 :教育投资的重心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教师权威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学生活动由群体化向非群体化发展、时间的收缩与空间的延展、课程由法定的一元化向非法定的多元化发展

    2000年03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59 ]
  • 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陈惇

    可比性是关系到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能不能建立、比较研究能不能有效进行的重要理论问题。文学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亲缘关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是可比性的客观基础。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 ,为掌握好可比性 ,必须做好发现、考察、抉择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

    2000年03期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52 ]
  •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征

    吴泽霖

    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在当今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它的历史类型学思想、文学影响的规律性的思想、总体文学建构的思想和跨学科研究的思想都有着有别于西方比较文学思想的独特视角和观点 ,这些视角和观点对于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2000年03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3 ]
  • 偶然性、自由和责任:萨特文学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高建为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又是作家。他在其大部分作品中较为明确地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存在主义观念。综观这些作品 ,其中有几个观念是得到突出表现的 ,那就是存在的偶然性、人的自由和人的责任。强调偶然性 ,似乎就否定了规律。而萨特之所以强调偶然性是为了突破“决定论”的框框。强调自由 ,并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萨特又十分强调责任 ,自由与责任有一种互相关联的辩证关系

    2000年03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51 ]
  • 《罪知录》王世贞序真伪考

    燕南

    2000年03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寻找失落的家园——大江健三郎“乌托邦—森林意识”小说的主题研究

    曹巍

    作为当代日本文坛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大江健三郎 ,他的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和怪异的征候 ,对其主题的理解往往产生较大的差异。从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他的“乌托邦—森林意识”小说的主题 ,可看出他的乌托邦存在于“森林和山谷”,但又不等同于现实 ,虚构与现实泾渭分明 ,却又随意叠加 ,反映了“死与再生”的共同主题。作为一位民主主义者 ,大江始终以理性的头脑思索对象 ,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日本纯文学 ,体现了日本新文学的社会性、理想性和批判性的特点。他是一位从故乡走向世界的日本作家

    2000年03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47 ]
  • 中西法律价值观比较的哲学反思

    袁贵仁,梁家峰

    法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法律价值问题 ,法律价值观问题又处于法律价值的本质层面。通过对法律价值观概念的探析 ,可以明晰中西法律价值观的差异 ,并对中西法律价值观的特征作出理性的审视。在此基础上 ,对中西法律价值观进行哲学的比较 ,必将对我们正在实施的依法治国方略有所启迪

    2000年03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78 ]
  • 13世纪蒙古法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

    吴海航

    蒙古法文化形成于 13世纪初叶 ,然而它的哲学基础却源远流长 ,表现为来自蒙古先民的朴素的宇宙观。与世界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 ,蒙古民族也有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如追溯苍狼白鹿为族源的图腾物 ,接受北方民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及偶像崇拜观 ,进而形成本民族的“长生天”观念。这一切又为统一前的蒙古各部之间发动血族复仇战争提供了思想源泉 ,成为蒙古法文化诞生的哲学基础

    2000年03期 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人民功利主义论

    吴向东

    人民功利主义是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价值理念的同时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人民功利主义。对利益与道德关系的正确说明是人民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 ,合理的个人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原则是人民功利主义的核心内容 ,兼顾动机的实效论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人民功利主义的价值评价的基本特征和评价标准

    2000年03期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2 ]
  • 论科学精神的建构

    朱红文

    科学精神的建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 ,但是 ,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忽视和反对科学的态度是错误的。作为理性的思维活动 ,科学是普遍的。科学精神的根本基础是社会的经济制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 ,它们之间是一种“家庭类似”的关系

    2000年03期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 中国“西部区”范围及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王静爱

    针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加速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和民族自治区发展的重点 ,依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人文等状况 ,将西部区划分为远西部和近西部两个部分。这种划分 ,可以进一步明确近西部区和远西部区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 ,可以按照实际情形 ,确立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模式 ,从而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2000年03期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52 ]
  • 阅读中句子语境的研究

    李俏

    句子语境在阅读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关于句子语境条件下词的认知的研究 ,始于英文阅读中的研究。语境效应的来源及效应产生的作用点等问题是句子语境研究的焦点。由此产生的三种理论模型分别为 :词 -词激活模型、基于课文的模型及混合模型。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跨通道及眼动技术是句子语境效应的研究方法。目前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材料的评定、各种实验任务的运用以及中文文字的特殊性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性

    2000年03期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3 ]
  • 西晋的宗室仕进制度

    张兴成

    西晋王朝重用宗室 ,宗室或者任职中央 ,或者出镇方面 ,深刻地影响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发展。宗室成员虽然也要根据九品官人法出仕 ,即需中正品第 ,获得一定乡品后方才取得入仕资格 ,但他们主要通过吏部铨选直接入仕 ,入仕年龄相对较低 ,起家官品相对较高 ,起家官多为清显之官。宗室仕进制度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西晋王朝大力任用宗室及当时的政权结构、政治发展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西晋大封宗室诸王、允许推恩分封及选官制度中“二品系资”制度的制定客观上保证了宗室成员在仕进上享有特权 ,使得更多的宗室成员更易转变为国家官员 ,成为维持王朝统治的重要政治力量

    2000年03期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4 ]
  • 论赵翼评价历史人物

    白兴华

    历史人物评价是乾嘉时代史家赵翼历史评论的重要内容。他通过评价历史人物 ,揭示时代特征 ,探求历史发展的趋势 ;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人物评价中大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并且能重视下层人物的历史功绩 ,因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学遗产

    2000年03期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4 ]
  • 题《锡山钱武肃王祠志》

    于天池

    2000年03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教育文萃

    2000年03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下载本期数据